2016年11月19日晚,由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新利体育、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共同承办的贵州大学文科讲坛总第364期学术讲座——“文化与‘化文’”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
本次论坛同时为贵州大学文科讲坛2016年第64期、新利体育(中国文化书院)“贵山论坛”第108期,由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首席专家彭兆荣教授主讲,新利体育(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何茂莉教授主持。
新利体育院长、中国文化书院常务副院长张清教授,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刘振宁教授,新利体育刘锋教授、张晓教授、曹端波教授,闫玉副教授、余舒副教授以及新利体育、文学与传媒学院硕博士生及本科生120余人参加论坛讲座。
讲座开始,彭兆荣教授简单回溯了自己多年前在贵州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表示很高兴回到母校和大家交流。继而从提醒大家注意理解日常概念的理解入手,提醒在场听众以“知识考古”的方式,重新审视与自己的专业、学术密切相关的知识体系。比如,对于历史学专业而言,需要清楚“博物馆”、“博物学”的中西方文化渊源;对于所有人文学科的研究者而言,“艺术”、“文化”也都是亟需反思的概念。认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带给我们学者一项重要的任务:回过头,把近两三百年间从西方传进来的东西,进行一个完整的梳理。”
随后,彭教授的讲座围绕“文化”的“文”娓娓道来,以知识考古的方式,运用中西方经典文化的知识储备,结合历年的田野调研与眼前的社会现实,着重对“文”之为“文”进行了以下十个方面的深刻剖析与梳理:
第一,“文”是历史与文明的演化标识。人类文明的“进化阶段”被认为是以发明某一个物来做标识的,“而人类从野蛮阶段进入到文明阶段,最根本的标识就是人类发明了文字。所以,‘文’是作为历史和文明演化的标识。”而这一观念在今天也是一个值得反思与受到批判的话题,因为文明与文化并不能够用单一的标准来划分等级与好坏。
第二,“文”作为国家政治话语的表述方式。“现代国家和印刷术的结合使文字的表述方式在众多的表述方式中间被选择出来,被赋予权力”。
第三,“文”作为制作与书写材质的多种样态。比如中国的象形文字,中国少数民族的各种记录方式,中间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书写样态,有石鼓文、甲骨文、帛书、岩画乃至贵州“红崖天书”等。
第四,“文”也是记录神话时代的方式和手段。以重庆涪陵白鹤梁中国第一个水下博物馆为例,是一个我们的祖先刻画记录水位、骚人墨客留下文化记录的很好的博物馆。它更多地反映了古代中国立于“天文”、“地文”、“水文”基础上的“人文”观念,是中国传统文明中的人文、水文、地文、天文各要素综合呈现的非常好的案例。
第五,是“文”作为思维形态的物化构造和模式。研究者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有模件化思维,中国的文字就是模件化思维的产物”。
第六,是人类行为的原生态形貌和形态。“文”等于纹身,“纹身的观念、思想、行为、仪式、工具、技术、手段和意义是交错在一起的”,许多文明、文化的符号是与生命交织在一起的,是与生俱来的。
第七,“文”作为“形而上/形而下”之技术系统。文字其实是一种完整的技术系统,这个系统与认知和思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第八,“文”作为一种文学特指的隐喻类型。我们每个民族的文化有自己的表达,每个表达都有自己文化表达的类型,这就是文类。对特殊“文类”的正确认识,会帮助确立民族文化自信。
第九,是“文“和“非文”之间的历史性代际关系。“writing culture”已经被批判了,今天应鼓励学者和年轻的研究生们去做“文”与“非文”的不同的表达方式的研究和代替关系,比方说声音,身体表达,包括taste的研究。
第十,是“文”之于交织性语际文本的共属关系。以“阿诗玛”和“刘三姐”为例,各种表述文本飞速增长。这“交给我们今天的学者一个新的话题——如何在新的数字化的不同文本中间对传统的、文字文献文本来进行综合研究”,以不同的思维角度和认知方式来研究历史、研究民族、研究文学、研究文化。
在互动阶段,彭兆荣教授结合学生关于“人文”在中国传统语境下的概念、文学与仪式的治疗功能、少数民族歌谣的研究角度,以及如何面对“文化不自信”等问题,做出了精彩回答和讲解,鼓励同学与年轻学者们要坚持求知、懂得追问,要树立自己的学术理想,并保持一代学者应有的文化自信。
最后,主持人何茂莉副院长总结道,彭兆荣教授的讲座从对“文”追问与梳理展开,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示,即做学问要懂得追问。她鼓励在场的同学们向彭教授学习,在学习与研究中要学会追问、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要做“有温度”的研究。
图文:新利体育(中国文化书院)办公室